Typhoon is leaving and rain today has slow down a little bit.
Today is Mid-Autumn festival,
I accompanied with mom to have a lunch at Ponderosa Steakhouse.
Wish you all have a happy moon festival.
All the best to you.
Yours David
September 14, 2008
企業經營計劃 Part II
九月三日 應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之邀,做了一場「經營環境分析與企業經營計劃」研討會。很高興再看到同業公會的一些朋友。參加研討會的有台普工業、欣融汽車、帝寶工業、和勝企業、協欣金屬工業、源恆工業、台灣司普工業、劍麟公司、達生機械工業、隆山元工業、大勤化成、國瑞汽車、台灣理研工業公司、全興工業公司、金合發鋼鐵公司、裕隆日產汽車、徽昌電子公司、士林電機、泰豐輪胎等公司。
大家向來以為企業的成功要看公司內部,研究發現,企業的成功常要看它所在的環境。大企業要思考的是如何去改善大環境,不只是改善自己。這一兩年,由於美國次貸、全球性通貨膨脹、引發經濟衰退,經營環境分析對企業的經營管理益發顯得重要,也是這次研討會探討的主題。在課堂中,我用了很多的案例來講解,大家的反應也很熱烈。
時間: 九月三日 星期三下午1:30 p.m. – 5:00 p.m.
地點:TTVMA Vehicle Manufacturer Association 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
講題:「經營環境分析與經營計劃」
課程題綱
(三) 企業定位一經營策略之擬定
– 建立企業目標
– 決定達成目標之策略
– 策略規劃
(四) 經營策略之執行與控制
主講人 劉 偉 澍
(三) 企業定位與經營計劃之擬定
一、計劃 (planning)
計劃 (planning) : 是管理的一項基本功能, 是決定一個組織未來的目標, 擬定達成目標各種可行方案, 及選擇最適方案的一種分析程序。就是管理者在執行任務前‚依據經營方針、工作目標、上級交付任務、以及對未來情況的預測‚所擬訂執行任務的策略和步驟。
計劃本身應具有之特性
(1)計劃應有對目標積極貢獻的特性﹕因所有的計劃、決策及方案均是為完成組織共同目標而定。
(2)計劃要具有未來性﹕計劃之本質係針對未來情況加以預測‚所擬訂之執行任務的策略和步驟。
(3)計劃要有首要性﹕計劃是一切管理活動的開始‚有了良好周全的計劃‚後續才能夠順利推行。
(4)計劃要有普遍性﹕組織內各管理階層均須要有計劃‚才能有所遵循。
(5)計劃應具有整體性和結構性﹕所謂整體性‚是指計劃要能上下一體‚前後連貫﹔所謂結構性‚是指計劃所含有的許多相關次級計劃思考過程之因素‚要形成層次結構的現象。
(6)計劃要有合理邏輯﹕計劃的發展應該經過一合理的思考程序。
(7)計劃要有效率性與經濟性﹕對於計劃執行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要力求經濟、有效。
(8)計劃要有控制與回饋性﹕計劃執行時‚要能對其成果作衡量與回饋修正。
計劃的重要性
計劃的重要性‚可分成四項—
(1)減少不確定性
(2)目標集中
(3)作業經濟有效
(4)便於管制
計劃的程序
計劃要能有效地執行‚通常包含七個程序—
(1)瞭解問題及事實現象
(2)建立目標
(3)決定前提 — 所謂「前提」係指影響某一事物的周圍環境。計劃的前提,乃是計劃工作的各種假定條件。
(4)決定各種可行方案
(5)衡量各種方案
(6)選擇最好的方案
(7)執行與執行結之檢測
二、建立企業目標
Objective, 目標是努力的方向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南韓的新任總統李明博出身工商界,現正推行的 747計畫, 即是採成長導向 (Growth–oriented)、有利經商(Business–friendly)、發展成長驅動力(Growth Drivers)的目標前進,希望在2017年前將南韓推上全球第七大經濟體。
7% economic growth, US$40,000 personal income per person, and the 7th economic entity in the world. This is a good economic objective, however, the timing is not right. Similarly, the 633 also a good objective for Ma administration if economic situation is good; however, under economic depression, it becomes difficult to achieve.
1. 戰略的規劃
戰略的規劃被視為超過一年的規劃,與企業之各大部門有關,並且注重長期的目標,表示所期望的廣泛而長期的未來狀況,如: 產品的品質、市場的期望,對於業主的責任、經濟的期望與員工的關係以及社會的責任。
企業的使命 ( 方向、方針 )
( 廣泛而長期 )
經濟的 社會
顧客 業主
員工 產出
2. 戰術的規劃
戰術的規劃常是相當明細,並且包含一年的期間,係表示廣泛目標的縮小焦點,藉以明確的指出 (a) 進度 (b) 計量的衡量,以及 (c) 責任的細分。
如: 利潤目標是銷貨的百分之五。
_______企業的目標______
( 特定而短期 )
市場佔據率 成長率
利潤率 投資報酬率
三、策略規劃
策略是解決問題的方案;
Strategy -- How to get there.
決定達成目標之策略
企業計劃大致上涵蓋三個問題:
為什麼需要採取某種行動?
能夠採取什麼行動和應該採取什麼什動?
怎麼將選定的行動付諸實行?
策略規劃「策」,策就是「政策」 ,Policy
人事政策;
採購政策;
信用政策;
股息政策;
、、、、
策略規劃 「略」,略就是「戰略」,Strategy
新產品開發;
新原料使用;
新市場開拓;
新技術引進;
新設備購置;
新行銷推廣方法;
新經銷商體系;
新售後服務制度;
新人才培育制度;
舊市場的維持;
舊產品的創新;
合併 / 解散;
開源 / 節流;
、、、、、
市塲調查的目的在瞭解市塲以推銷貨物;從市塲調查,蒐集市塲商情資料,加以分析研判,採取適當行動 Right Actions。
這些 right actions 包括成功的行銷計劃的4個P
Right Product
Right Price
Right Place
Right Promotion
而調查的範圍有兩方面,
一般性調查: 是對特定市塲之一般性調查,如地理、人文、貿易、金融‥‥等。
個別調查: 擬推銷商之產銷調查,如產銷情形、競爭情況、市塲區隔 (Segmentation)、商品推廣、業者資料等。
產品策略包括下列四個課題(案例分享)
1.Management of Product Life Cycle
2.Management of Product - Line Strategy
3.Branding Decision
4.New Product Development
價格策略則要考慮(案例分享)
Elements to be Considered for Pricing
Pricing Approaches
1. Cost - Oriented Pricing
2. Demand - Oriented Pricing
3. Competition - Oriented Pricing
(四) 營運計劃之執行與控制
計劃的執行與控制
控制可被定義為必要的行動以確保目標、計劃、政策及標準正被達成。控制亦根據回饋觀念,即要求作績效評量及採取矯正的行動以確保目標之達成。當計劃付諸實施時,須運用控制手段以衡量其進度。
控制同時造成對以前的計劃及目的之修正,甚至建立新計劃、改變營運及重新指派人員。
控制不能是事後的,有效的控制須於行動或承諾當時即進行。
控制之最重要的本質就是確保經營品質。
80/20 原理
80/20 原理是在一群事物中屬於「重要的少數」只佔 20%,而屬於「瑣碎的多數」則佔 80%。倘若能掌握那些只佔 20% 重要的少數,就能獲得 80% 的成效。但若致力於佔 80% 的瑣碎的多數,則只能產生 20% 的效果。
我們要花時間在產生 80% 效果「重要的少數」,而不要浪費太多時間在只有 20% 效果的「瑣碎的多數」。
例外管理 Management by Exception
例外管理是指管理者應把注意力集中於「例外的」或「不尋常的」事項。而「例內的」或「期待中可以接受的」事項,則不需花太多的時間。
控制的方法有
l 查看進度報告 Status Report;
l 查看控制表 Performance Report;
l 查看差異分析 Variance Analysis。
至於控制的程序則必須注意下列事項:
l 績效之評量與預定之目標計劃及標準相對照。
l 評量程序之結果傳達給適當的經營者。
l 分析與目標、計劃、政策及標準之差異,以決定基本原因。
l 考慮各種可行的行動方案,以更正指出的缺點,以及從成功中的學習。
l 選擇並執行最可取的方案。
l 追踪考核矯正行動的有效性,並將所獲情報回饋到規劃程序,以改進將來規劃及控制循環。
End of Part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