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氣爆重大公安事件 H.A.Z.M.A.T
Lesson learnt
這個處理原則不是在氣體外洩的當下,而是在事故發生之後too late……這也是這場災害死傷慘重的原因之一。
(H) 於是才連絡專業單位辨認危害物質。
(A) 而採取的行動方案當然是一開始就持續執行的射水稀釋濃度。
(Z) 管制區域不夠大也是基於現場無法判斷何種物質洩漏,再加上部分民眾對於管制區的建立,並沒有良好的觀念,仍然不斷的進入管制區,造成之後的死傷。
(M) 其應變組織的成立,卻是在發生氣爆後,才開始蒐集資料,過一陣子驚覺事態嚴重,才趕快成立緊急應變中心。
(A) 第一時間啟動了南區緊急應變中心,醫院也啟動大量傷病患的機制,並派員到現場支援消防人員進行檢傷分類,將災區民眾疏散到附近的學校。
(T) 事情發生後至今,全台的救災人員不斷的投入進行災後搜索及善後。
**************** 轉換一下心情
好心態讓我們健康愉快
酒喝得太多了會吐,飯吃得太多了會脹,肚子裏油水太多了會胖,人不勞作了會生出很多富貴病。人類的很多疾病都源於物質生活的過剩,當我們看到一個肥胖的人牽著一條肥胖的狗從路上走過,我們不僅為那個人感到難過,也為狗感到痛苦;它本來應該健康地奔跑在田野上,追逐野兔或白雲,現在卻連路都走不動。女人們在滿櫃子的衣服前左挑右選,不知道穿哪件衣服合適;男人們在滿桌的酒菜前,不知道想吃什麼。
我們潛心讀書,一般都會越來越喜歡讀書,那是因為在讀書的同時,我們得到了心靈的富足;我們浪跡天涯,一般都會越來越喜歡遠遊,那是因為在遠遊的同時,我們得到了心靈的富足。我們為什麼會奔向大海? 因為大海的廣闊給了我們心靈的富足;我們為什麼要攀登高山? 因為高山的險峻給了我們心靈的富足。
我們應該放棄的7種不好的心態與想法
前些日子《赫芬頓郵報》在報導中列出了人生應該丟棄的一些想法或心態。該篇報導列出的東西包括了:
一、心懷怨恨
怨恨可能產自於過去別人對自己的傷害,但卻遠比當時的傷害更持久傷身,怨恨者可能會變得憂鬱和不安。根據梅奧診所的資料顯示,寬恕能帶來健康的交際關係、減少焦慮和壓力、減低血壓以及減少濫用酒精和藥物的機率。因此,放下怨恨,寬容別人。
二、喜歡在爭論中做勝利的一方
許多時候人們可以在堅持己見和快樂中做出選擇,往往爭論中做勝的一方並不會給人帶來真正的快樂;向別人的意見妥協並不會給自己帶來甚麼傷害。心理學專網《PsychCentral》說明爭論明顯會給健康帶來不好的影響,因為很多時候爭執會給兩方帶來不小的壓力,而科學家早已發現壓力不利於健康。無論是輸是贏,爭吵對任何一個年齡層都不是好事,選擇退讓、妥協,獲得清心、快樂。
三、一直等待最佳時刻再做想做的事
人在年輕時往往會定下許多目標,在甚麼期限下一定要達成某某目標。等到年過半百就看清了其實生命沒有一定要在「最好」的時刻做最好的事,不要再等甚麼是最好的時刻了。該退休的、旅遊的、想去的地方、想做的事都應該去實行。
四、再怎麼吃也不會發胖的想法
隨著年齡的增長,新陳代謝的減緩會導致一天內身體能燃燒的卡路里量減少,放縱飲食不只是會使體重飆升,更會帶來許多的健康問題。多吃多胖,少吃少胖,維持均衡的飲食和運動才是可取之道。
五、希望討好所有人的想法
人人都希望能被別人接納或喜愛,但是該放棄試圖討好所有人的想法。雖然有時候要說「不」的確不容易,但是生命是自己的,沒有多餘的時間去討好全世界的人。
六、不要去批評別人,說別人的長短
有句話說,如果沒有好東西說,就甚麼也不說,除此之外那些引誘人說是非的人,很可能也會在背後批評你,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
七、追求工作的成功
成功的定義有很多面,而多數人都把它定義在工作成就上。能夠家庭快樂、能讓生活充滿愛、人人見到你都展開笑容,那是成功另一個層次的定義。
做人處事要學習沉著穩重
我們觀察那些「做人處事沉著穩重」的人跟我們有什麼不一樣呢?
那些地方我們可以跟他們學習呢?
我觀察了下列六點作為借鏡參考
1. 不要隨便顯露你的情緒。
2. 不要逢人就訴說你的困難和遭遇。
3. 不要一有機會就嘮叨你的不滿。
4. 在徵詢別人的意見之前,自己先思考,但不要先講。
5. 重要的決定儘量有人商量,最好隔一天再作決定。
6. 講話不要慌張,走路也是。
偉澍August 17, 2014於台北民生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