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大的滿足是心靈的富足 - 俞敏洪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在物質過剩的時候,我們便會變得十分膩煩和不知所措;酒喝得太多了會吐,飯吃得太多了會脹,肚子裏油水太多了會胖,人不需要勞作了會生出很多富貴病。人類的很多疾病都源於物質生活的過剩,當我看到一個肥胖的人牽著一條肥胖的狗從路上走過,我不僅為人感到痛苦,也為狗感到痛苦;它本來應該健康地奔跑在田野上,追逐野兔或白雲,現在卻被害得連路都走不動。當我們物質太多的時候,我們便會在選擇中迷失:女人們在滿櫃子的衣服前左挑右選,不知道穿哪件衣服合適;男人們在滿桌的酒菜前左顧右盼,不知道想吃什麼。
心靈渴望思想就像沙漠渴望水一樣,是一種生命的追求。當我們在單位上班時,我們可以採取兩種工作態度,一種態度是把工作當作生存的工具,只要每天熬過八小時,最後拿到工資就行;另一種態度是把工作當作快樂的源泉,從工作中學習新的東西,迎接挑戰,為自己設計新的工作目標,完成目標得到心靈的滿足。如果我們以第一種態度去工作,我們必然對工作越來越厭煩,最後成就感一無所有,唯一留給自己的是失落和痛苦。
每當我們做一件事情,我們都要先問問自己,我們最終能得到心靈的富足嗎? 同時我們要把心靈的富足和虛榮心的滿足區分開來,心靈的富足是長久的,而虛榮心的滿足是臨時的;人們互相鬥富,今天你買BMW我就買賓士,你戴浪琴我就戴勞力士,超過別人得到一時的滿足,這是虛榮心的滿足。
尋找心靈的富足有一個標準,如果一件事情你越做越喜歡,通常能夠引導你走向心靈的富足。我們潛心讀書,一般都會越來越喜歡讀書,那是因為在讀書的同時,我們得到了心靈的富足;我們浪跡天涯,一般都會越來越喜歡遠遊,那是因為在遠遊的同時,我們得到了心靈的富足。我們為什麼奔向大海? 因為大海的廣闊給了我們心靈的富足;我們為什麼攀登高山? 因為高山的險峻給了我們心靈的富足。我有一個朋友收藏古董,但卻生活得幸福安寧,因為他看到自己的收藏品就滿臉洋溢出滿足的笑容,這是一種心靈的富足;另外一個朋友每年都要到青藏高原去旅遊一個月,差不多一年的積蓄都要用在上面,但每次回來都像仙人下凡一樣,一身輕鬆,這就是一種心靈的富足。
心靈的富足是一種美,這種美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快樂。生命最大的滿足就是心靈的富足,人的任何追求都應該以追求心靈的富足為最終目標;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去追求物質財富、七情六欲,但任何對於物質財富和欲望的追求都應該回歸到心靈富足的層次才有意義。在我們有了足夠的食物、衣服和躲避風雨的住所之後,任何追求如果沒有更高層次的意義,最終將會歸於無聊和空虛。
任何時候,溝通~很重要 (本文摘取自網路)
男子出去打獵,留狗在家看護嬰兒。
男子回來後,看見血染被毯,卻不見嬰兒。
而狗呢,一邊舔著嘴邊的鮮血,一邊高興地望著他。
男子大怒,抽刀刺入狗腹。
狗慘叫一聲,驚醒了睡熟在血跡斑斑的毯子下面的嬰兒。
這時,男子才發現屋角躺著一條死去的惡狼。
很多事情你看到的、聽到的未必是你想像的那樣!
人生在世,多給別人機會解釋 ,多些向別人解釋的耐心;
這樣,人生會少很多遺憾。
不問、不說、不解釋,
是對自己、對他人不負責、不公平……。
任何時候:雙向溝通~很重要。
Anytime, anywhere, Two-way Direct Communication is crucial.
我問了+妳說了= 這就是「尊重」;
我問了+妳不說= 這就是「隔閡」;
我不問+妳不說= 這就是「距離」;
我不問+妳說了= 這就是「信任」;
我想問+妳想說= 這就是「默契」。
心若親近,言行則如行雲流水般自然;
心若疏遠,言行則如三秋之樹般蕭瑟。
人不怕身隔天涯,只怕心在南北;
任何時候:記得溝通~非常重要。
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沒有辦法畢業的。
只要學習就有進步,我們有八點需要學習的事:
第一、「學習認錯」。
第二、「學習柔和」。
第三、「學習忍耐」。
第四、「學習溝通」。
第五、「學習放下」。
第六、「學習感動」。
第七、「學習生存」。
第八、「學習靈巧」。
第一、「學習認錯」。 人常常不肯認錯,凡事都說是別人的錯,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其實不認錯就是一個錯。認錯自己不但不會少了什麼,反而顯得你有度量。學習認錯是一個大修行。
第二、「學習柔和」。 人的牙齒是硬的,舌頭是軟的,到了人生的最後,牙齒都掉光了,舌頭卻不會掉,所以要柔軟,人生才能長久,硬反而吃虧。心地柔軟了,是修行最大的進步。一般形容執著的人說,你的心、你的性格很冷、很硬,像鋼鐵一樣。如果我們像禪門說的調息、調身、調心,慢慢調伏像野馬、像猴子的這顆心,令它柔軟,人生才能活得更快樂、更長久。
第三、「學習忍耐」。 這世間就是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忍,萬事都能消除。忍就是會處理、會化解,用智慧、能力讓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第四、「學習溝通」。 缺乏溝通,就會產生是非、爭執與誤會。現在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兩岸三地最重要的就是溝通,相互瞭解、相互體諒、相互幫助,大家都是龍兄虎弟,互相爭執、不溝通怎麼能和平呢?
第五、「學習放下」。 人生像一隻皮箱,需要用的時候提起,不用的時就把它放下,應放下的時候,卻不放下,就像拖著沉重的行李,無法自在。歲月有限,放下才自在啊!
第六、「學習感動」。 我們看到人家得好處,要歡喜;看到好人好事,要能感動。感動是一個愛心、菩薩心、菩提心,在我幾十年的歲月裡,有許多事情、語言感動了我,所以我也很努力的想辦法讓別人感動。
第七、「學習生存」。 為了生存,我要維護身體健康,身體健康不但對自己有利,也讓朋友、家人放心,所以也是孝親的行為。為了生存,要學習勤勞、積極、待人的禮貌,大家才能接受我。金錢、愛情、生活的處理及做人處事都要有方法,所謂「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國家要達成「民心之所向」,才會安全。
第八、「學習靈巧」。 靈巧就是懂得隨機應變,在各種不同的環境裡,製造大家的和諧,化解許多困難的事。現代的社會,壓力、忙碌確實會增加人的心煩意亂,緊張、忙亂,也就不得靈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