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David W. S. Liu

2014

 劉偉澍編寫

回家再看一看《論語

         現代汽車會長這麼問李健熙:「上的管理課是什麼樣的內容?」,他便毫不遲疑地回答:「老師叫我們回家看《論語》,所以我只看了論語而已。」已故會長李秉喆先生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企業即是人」。在龐大的組織裡,即使身為領導者也不可能獨立完成任何一件事,需要全體職員團結起來成為一個「有機體」一起行動,企業才得以運轉。

         經營者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並且用人得當。也就是說,「人和」重要的是人才。而且,還有一個能力是身為經營者所不可或缺的,那就是正直的品行與誠實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Confucius saidThe wise enjoy water, the humane enjoy mountains. The wise are active, the humane are quiet. The wise are happy; the humane live long lives.

 

         子曰わく、知者は水を楽しみ、仁者は山を楽しむ。
知者、仁者かなり。知者しみ、仁者寿(いのちなが
Confucius said,

         A wise person enjoys water, a benevolent person enjoys mountains. A wise person moves quickly, a benevolent person stays calm.  A wise person enjoys changes, a benevolent person enjoys a long life.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孔子说:知者喜好水,仁者喜好山。知者常动,仁者常静。知者常乐,仁者常寿。 續貂另一譯法:孔子說:聰明的人樂於水,仁人樂於山。聰明人活動,仁人沉靜。聰明人快樂,仁人長壽。

          《周易·繫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人亦宇宙之間一物也,若各從其類,智者與水同樂,仁者與山同樂。

按錢穆先生注:水性活潑流通無滯礙,智者相似故樂之。山性安穩厚重,萬物生於其中,仁者性與之合,故樂之。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白話解:孔子說:「一個有仁德的人,存心善良胸襟廣闊,常思推己及人,只要自己想自立,就會想到幫助別人自立,只要自己想通達,就會想到要幫助別人也通達。能就近取自身做比喻,將心比心,可以說是行仁的路徑與方法了。」

         能如此,不但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更做到:己之所欲,施之於人。所謂兼善天下是也。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孔子說:

「有德的君子,心中想的都是如何培育德性。

         無德的人,心中想的都是如何爭取名位、權利。

         有德的君子,心中想的都是如何言行一致,落實德性。

         無德的人,心中想的都是如何計較利益、得失。」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解釋:「君子為人處世,全憑天理,符合道義,心胸總是平坦寬闊;小人滿懷私欲,患得患失,心境常常憂戚不安。
邢昺《論語疏》:「君子內省不疚,故心貌坦蕩,蕩然寬廣也;小人好為咎過,故多憂懼。君子言行依循天理,無入而不自得,即使身處困窮,也能不改其樂;小人常役於物欲,心不由主,患得患失,終日惶惶不安

         朱熹《論語集註》引程子云:「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於物,故多憂戚。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註解:

1:君子有志向善的修道人。

2:喻於義喻,明白,清楚。義,道義。君子只在乎義理的追求,做任何事情都只問是否合於義,所以對道義了然於心。

3:小人不在乎善與惡,只要有利可圖,就趨而往焉。

4:利指名譽、富貴、私利、慾望之類。

簡譯:

孔子說:「君子對道義了然於心,小人則對名利特別清楚。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孔子說:「君子成全別人的美德、好事,而不成全別人的罪惡、壞事。小人則與此相反。

         君子能吃苦耐勞,心胸坦蕩,常為別人着想,常與世無爭,慈善於人,希望別人變好,無怨無恨。小人好安逸享樂,心胸狹小,常為自己着想,常計較長短,自私自利,妒嫉別人比自己好,常感不平不公。君子善待他人,樂善好施,故常成人之美;小人妒嫉別人,爭爭鬥斗,故常成人之惡。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說:「君子能與大眾和諧相處,但並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是曲從私黨,同流合污,而不能與大眾和諧相處。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原文】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譯文】

         孔子說過:「真正君子和諧但卻不會苟同,勢利小人苟同但卻不會和諧。

         曾子說:「真正的君子用道義去交朋友,通過交友輔助仁德。

         和:融洽相處。不同:保持思想獨立,保持個性獨立。

         以文會友:包括了文化思想。以文會友實際上是以道義而結交朋友。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佛蘭克林說: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際關係。這個道理很好理解。可是如何經營人際關係,這是一門大學問。首先要把握兩個原則:

        第一個原則是「和而不同」。兩個或多個有著獨立思想、獨立人格、個性迥異的人,在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相互謙讓的基礎上,融洽相處。如果你看不慣我,我看不慣你;你瞧不起我,我瞧不起你,為了某種需要不得不走到一起,就變成小人之交了。

        第二個原則是「以文會友」。大家雖然在學識、才能、經驗、閱歷、背景、相貌等諸多方面都有差異,追求的目標卻相同。如果大家在做同一件事,卻各懷心思,力量就很難融合到一起,又變成「同而不和」了。

         符合上述兩個原則的朋友關係,才是真心朋友。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孔子說:「君子心地坦然光明正大,所以坦然自在而不驕傲,小人驕傲卻無法坦然自在。

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孔子說:「君子依循天理,故德業日漸精進,小人順往私慾,故所求為枝末事。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處:處身;約:窮困的境地;樂:安樂的境地;安:安於;利:利用

         語譯: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長久地處身窮困的環境,不可以長久地過安樂的生活,仁者實行仁德便心安,有智慧的人認識到仁的真義,懂得擇善而行之。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時間處在貧困的環境中,也無法長時間處在富有的環境中。容易隨著貧困和富貴的環境,而守不住自己的本分。一位天生仁厚的仁者,行仁時只求心安理得,並不希望得到什麼好處;一位智者為了利人利己,便能力行於仁。

        「仁者安仁」,仁者本性純善,天生厚道。做了仁德的事,就心安理得,認為本應如此。做壞事就認為對不起自己,讓別人受到傷害,更不能心安。
「知者利仁」,知者是聰明人,以為做一位仁德的人是有好處,不肯做仁德的人,就有壞處。假使大家都肯當「利仁」的智者,那天下就太平了!

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仁者待人接物,有正確的好惡標準

語譯:只有有仁德的人才可以合理地喜愛別人,才可以合理地憎惡別人。

分析

         仁者安於良心行事,抱著公正理智的態度來對待所有人物,因此能合理地喜愛或厭惡別人,沒有絲毫偏見。即是說:仁者有正確的善惡好惡是非標準。愛人時不會陷於溺愛放縱;憎惡人時,也不至以卑鄙手段謀害那人。「不仁者」則沒有這種公正無私之心,未必能真正「好人」或「惡人」。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孔子說:「富有和尊貴,是每個人都渴望得到的,但要是用不正當的方法才可獲得,君子是不會接受的;貧窮和卑賤,是每個人都憎厭的,但要是用不正當的方法才可擺脫,君子是不會逃避的,君子離開了仁德,又怎樣可以建立良好的聲名呢? 君子沒有短暫的時間離開仁德,匆忙急迫的時候也與仁德一起,甚至在生活困苦的時候也不會離開仁德。」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分析:此則乃探討修養仁德的方法,即實踐仁德的方法

         仁者對富貴態度:不用不正當的方法去求富貴,去貧賤,時刻堅執仁德。孔子在此告誡世人要安分守己,安貧樂道,但孔子亦非反對富貴安樂的生活,只要合乎正道而得到富貴,並無不妥。

         仁德比富貴更可貴,假若背離仁德,君子便不可能培養完美的人格,成就崇高的名聲。為了這個緣固,雖然富貴是人人都盼望,貧賤是人人都厭惡,但如要違背仁德的話,君子寧可「不處」、「不去」了。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說:「有智慧的人明白真理,不會有疑慮,有仁德的人,樂天知命,不會感到憂慮,勇敢的人,仗正義行事,不會恐懼。」

分析:

         有智慧的人是不會感到疑惑的,因為他們能夠洞察客觀事物,明辨是非曲直,析理精確,因此對任何事都不會感到疑惑。

         有仁德的人,心中不會憂慮的,因為他們心存真理,大公無私,不計較個人利害得失,富貴不會驕、貧賤不會感到悲傷,安份守己,所以不會感到憂慮。仁者時刻反省,問心無愧。

         勇敢的人心中也不會感到畏懼,因為他們沉著果敢,理直氣壯,不計禍福,所以不會畏懼。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問仁。孔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顏淵向孔子請教仁的含義。孔子說:「約束一己的行為,使合乎於禮制,這便是仁了,有一天,你能約束自己的行為,言行合符禮節的話,天下的人便會稱讚你是仁者。實行仁德是靠自己的,豈能倚仗別人呢?」顏淵說:「請問實行『仁』的細則。」孔子說:「不合禮的事物不要看、不合禮的說話不要聽、不合禮的言論不要說、不合禮的行為不要做。」顏淵說:「弟子雖然資質魯鈍,請讓我奉行老師這些教誨吧!」

孔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克己的原因:因人性中總有私慾,若不加克制,率性而為,那就容易為滿足私慾而幹壞事,所以要克己。

         復禮的原因:因禮制是社會共認的行為規範,這些規範能幫助人們處事時不至違背仁德,所以孔子主張「復禮」。

         克己復禮的作用:禮是古代的各種制度標準,如果人人都能夠克制自己的私慾,回復禮的規範,那麼,大家都能按照禮所規定的貴賤的等級,長幼的秩序去生活,人際的關係自然就能和洽,社會上就能減少很多紛爭,這就是克己復禮的作用。

樊遲問仁。孔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語譯:樊遲向孔子請教仁的含義。孔子回答說:「日常起居,態度要端莊,工作時態度要專一、認真,與人相處,態度要坦誠,即使到文化落後的地方,也不可放棄!持之以恆,不因環境的改變而改變自己的操守」

         此則討論仁者待人接物的態度(仁的修養方法):恭敬忠誠

樊遲問仁。孔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這裏說明了仁者人接物的態度。孔子最善於因材施教,對不同學生所發問的相同問題,往往會因應不同的情況給予不同的答案。顏淵問仁,由於顏淵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以德行著稱,所以孔子對他講仁,就把仁最根本的意義表明出來。樊遲曾請學農事,孔子認為他只拘泥小人之事,所以主要從恭、敬、忠等行為規範上指點他行道。

         「恭」、「敬」、「忠」都是一個人在事業上成功的基本條件。做事的態度認真謹慎,才能把事情做好。當然在事業上,需要很多人的幫助,對人忠誠,說話謙遜,自然能得到朋友、下屬的愛戴及幫助。平時態度諯正莊嚴,行為舉止都符合禮的規範,自然就能獲得別人的信任。具有這幾方面條件,當然有助於事業的成功。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孔子說:「有崇高志向和仁德的人,不會為保存自己的生命而損害仁德,只會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成全仁德。

         分析:殺身成仁實是仁者的根本品德,「無求生以害仁」則近似「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孔子將生命和仁德加以比較:仁德比生命還重要,仁者不會為求偷生而損害仁德,甚至在必要時,可以犧牲性命來成全仁德。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
能惡人。」

         孔子說:「唯有仁人,心中公正,才能清楚評斷他人的好壞,喜好好人,厭惡壞人。」

         「好」是喜好的好,「惡」是厭惡的惡。如果不是仁人,心中有了私心,就欠缺公正的立場,便沒有資格去評斷,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古之學者為己」,古代真正用功求學的人,都先改正自己的毛病。「今之學者為人」,而現在求學的人,卻喜歡專挑別人的毛病,忽略了自身的管理,難怪天下紛紛擾擾不得安寧有志於學習仁德的人,先管好自己,才能明辨好人、壞人,進一步,親近好人,遠離惡人,切莫在批判之中,忘失了根本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樊遲問如何是仁? 孔子說:「愛人」又問如何是智? 孔子說:「知人。」樊遲聽了不明白。孔子為他說明:「舉用正直的人,來指導教化那些枉曲的人,可以使不正直的人也變得正直了。」樊遲聽了還是不明白,只好退下。

         又去見子夏,說:「剛纔我向老師請教如何是智?老師說: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這是怎麼說呢?

         子夏說:「這話含意太豐富了,從前舜有了天下,在眾人中選出賢能的皋陶,來治理國家,那些不仁的人都遠離了。後來商湯有了天下,從眾人之中選出賢能的伊尹,來治理國家,那些不仁的人也都遠離了。

         選賢與能,知人善任乃治國平天下之大道。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說:“博學而志向堅定,好問而多想當前的事情,仁德也。就在其中了。”

讀解  

         既要廣博地學習,又要有一個追求的中心,這就叫博學而篤志。既要多問問題,又不要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地空想,而要多想當前的事情,與自己的實際情況密切相關的事情,這就叫“切問而近思。” 
學習的關鍵在於自身的體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所以,一定要從自切身處去問,接近處去思。其實,也就是我們今天理論聯繫實際的要求,只不過說法有所不同罷了。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子夏問行孝之道。孔子答復他說:「色難。」色,是顏色。難,是不容易。以飲食養父母,不算是難事。唯以和顏悅色侍奉父母,纔是難得。一個孝子,與父母相處時,心中自然和順欣悅,形之於外,便是和顏悅色。此色是孝心的表現,能養父母之心,所以是難。

         孔子說了「色難」之後,即舉事例說明。「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馬融注:「先生,謂父兄也。饌,飲食之也。」馬注稱父兄為先生,後儒多不從。茲依通常解釋,稱呼老師為先生。孔子舉例說。老師有事,弟子代勞。有酒、有食,弟子奉請老師飲之食之。弟子事師如此,如果人子事親,也是如此,乃是以為孝乎。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孔子說:「若能時時反復溫習已求得的學問,不是很高興嗎?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欣喜的嗎? 即使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因此感到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研析
孔子的人生最大樂趣,在于學習與教學論語的第一篇<學而>的第一章,就强調努力學習的重要性。關于孔子談論學習經驗的篇章,在論語書中可以說是俯拾即是,例如(爲政.四)中,孔子說他「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在(述而.十八)更提到,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因爲喜歡讀書,常忘記吃飯、睡覺,甚至連自己快老了也不知道。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孔子說我十五歲就立志全心定在求學上;到了三十歲,學業有了根底,能立住不會搖動;到了四十歲,遇到任何變故,都能權巧應付不被困住;到了五十歲,就能知道上天的天命;到了六十歲,聽到任何一句話,都能明白它的本義;到了七十歲,順從自己內心的欲望做事,都不會超越規矩法度。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四十而不惑」,遇到事情能分辨清楚,好的積極辦理,壞的就湊合人情應付了事,這種通權達變的智慧,能處世而不生困惑,才能真實做到自利利人。

           「五十而知天命」,一般人認為「萬般皆有命,半點不由人」,把個人的際遇歸於上天的安排,自己卻作不了主,顯出消極無奈的想法;孔子卻懷著「樂天知命」積極的態度,逆來順受,更相信命運受個人心念所左右,肯下決心改過遷善,命運就跟著改善。我國很多歷史記載星辰的變化,正反映出人事的異動,而人們心念的改正,星辰也跟著變動;如能深明天命的道理,才能不怨天、不尤人,持守君子大道而樂觀進取。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六十而耳順」,同樣的一句話,只因人、時間、地點種種背景不同,它的含義就有不同,所以聽明白對方的心意是不容易的。運用這種聽話的能力,才能正確了解對方的心意,也才有恰如其分的對答。所以,一聽就明白對方的本義,這種「耳順」的境界豈是容易?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常人起心動念,都是善惡交雜,甚至充塞著損人利己的念頭,難怪人與人之間,衝突不斷,痛苦煎迫。反觀孔子心中所想到的,都是純善的念頭,這種自然毫無掩飾的境界,何等光明何等自在呀!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
而內自省也。」

孔子說:「見到賢能的人,就應該主動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能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錯誤。」

         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是增進個人道德修想修養方法之一。實際上這就是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同時又以別人的過失為鑒,不重蹈覆轍,這是一種理性智慧的處事修己之態度。相反地,若凡事以自我為出發點來思考事情或評斷別人,這樣的人將永遠活在自己設限的框框,也就喪失增進個人修養提升的契機。

1、平時與人相處,你常看到別人的優點還是缺點?
2、你覺得對於先前的思維有無需要修正的地方?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孔子說:「古之學者為自己而非別人,故其為學惟求了悟真理,借假修真,完融本性。今之學者則是為了博取功名富貴,讓別人知道自己而已。」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衛靈公篇8章) 

         孔子說:「可以和他談卻不和他談,就會失去有用的人;不可以和他談卻和他談,就會說出不該說的話。智者既不失去有用的人,也不說出不該說的話。」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失人」的意思是:就是這個人,可以講道理,但是你沒有去跟他講,你就把這個人錯過了。

         「失言」按照孔子說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見到一個沒悟性或者這人太差,你跟他說話,你話多了。所以他說,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簡單的來說--遇到可以與言學問道德的人,而不與他談論,便不能在德學上與他互相切磋,當面錯過一個可以交談的人,這叫做「失人」。反過來說,遇到不可與言的人,而與他交談,無論言學問,言道德,都是浪費言語,這叫做「失言」。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則遠怨矣!」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孔子說:「能夠自我反省,責備自己重,而責人輕者,怨恨自然遠離了。」

古有明訓:

  「君子嚴以律己,寬以責人。

李嘉誠:人生要交的四位朋友

1.交一個欣賞你的朋友,在你窮困潦倒的時候安慰你幫助你。
2.交一個有正能量的朋 ,在你情緒低落的時候陪伴你鼓勵你。
3.交一個為你領路的朋 ,自願做你的墊腳石,帶你走過泥濘、迷霧。
4.交一個肯批評你的朋友,時刻提醒你,監督你,讓你時刻發現自己的不足。

        子曰「友直,友諒,友多聞。」

 

座右銘

         亞里斯多德說:

   「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 。」

        靜坐常思己過,

                閒談莫論人非。

        知足感恩常喜樂,

                包容體諒智慧生。

   早睡早起作息好,

            定時定量七分飽;

            身體健康多運動,

            精神愉快永不老。

                           劉偉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w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