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腸健胃十三招
國人飲食西化、少運動、肉類吃得多,三年來瘜肉已從二成發生率升至近四成,更有年齡下降趨勢。長期的不良作息,使腸道不健康,護腸保胃必須從日常生活做起…。「好的腸胃比好的大腦重要。」善待你的胃腸,才能享用美食、享受人生。
Andre Rieu - Shostakovich` Second Waltz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izigJc1C2Q&feature=em-subs_digest-vrecs
Why I Love Table Tenni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BiHs5q-K9s&feature=em-subs_digest-vrecs
邓丽君珍藏集 - OMLBox 3.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V29e2XdkF4&feature=em-subs_digest-vrecs
保腸健胃13招:
. | Key Points | Rationales |
1 | 放鬆心情 | 壓力是引發功能性腸胃疾病的主因,美國梅約醫學中心建議,利用運動、瑜伽、按摩、冥想、深呼吸等方式解除緊繃的情緒,每天至少給自己20分鐘去聽聽音樂、閱讀、甚至泡個澡來放鬆心情。 |
2 | 飲食有節 | 對消化不良或大腸激躁症的人來說,有時只要調整某些飲食習慣或內容,不舒服症狀就能減輕。 |
3 | 定時用餐 | 胃每到用餐就準備接收食物。夜間睡覺時也會分泌少量胃液,到了早晨就分泌得更多,若不吃早餐,胃液會直接和胃黏膜接觸,再加上精神緊張,容易形成糜爛和潰瘍。 |
4 | 慢吃、細嚼慢嚥 | 當你看到美食時,光想到食物,便足以刺激唾液分泌,唾液含有分解碳水化合物的A。仔細咀嚼每一口食物,不但有助於消化碳水化合物,也使食物容易通過食道進入胃部。 |
5 | 不要吃到飽 | 大量或深夜進食增加消化道負擔甚至使大腸激躁症惡化,尤其晚餐不要吃太多。 |
6 | 吃溫和食物 | 太冰、刺激、辛辣或過於熱燙食物都不適合。 |
7 | 避免太油膩,油炸脂肪多的食物 | 通過胃部最快的是1碳水化合物,其次是2蛋白質,最後是3脂肪。攝取過多脂肪,會減緩胃的排空,吸收不良、腹脹以及拉肚子。 |
8 | 餐後勿馬上躺下 | 以免胃酸逆流,造成胃灼熱和疼痛。建議睡前不要吃東西。 |
9 | 避免吃到會使胃腸不舒服的食物 | 有的人吃炒米粉不消化、吃糯米會腹脹。最常見的包括酒、巧克力、咖啡、茶、生洋蔥、青椒、小黃瓜、豆類和辛辣食物等等。 |
10 | 不要一肚子氣 | 吃得太快、邊吃飯邊聊天、嚼口香糖、喝碳酸飲料,會吞入太多空氣而不舒服。 |
11 | 做記錄 | 症狀發作過程,狀況、處理方法和持續時間,幫助醫師了解狀況。 |
12 | 優酪乳好處多 | 建議便秘型的大腸激躁症或乳糖過敏的人,多喝優酪乳,幫助腸道好菌增長。 |
13 | 纖維質好處多 | 牛蒡的纖維質就比青江菜多4倍,木耳、竹筍等都是纖維的好來源。 |
是關心還是擔心? 撰文者:金惟純
近年來,負面消息不斷,引起許多人罹患「擔心症候群」,症狀嚴重者,甚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擔心」起來,弄到惶惶不可終日。一般的看法,都認為「擔心」是「關心」引起的,關心而不得其解,乃演變為擔心。
身為媒體人,憂國憂民還可以變成專業、贏得認同,更是樂此不疲。直到近幾年,我才認識到,擔心其實與外在的發生無關,只與內在生命品質有關。擔心所反應的,是人內在的執著和缺乏信任,因而轉化為對自己的擔心,表現為對別人、對社會、對世界的擔心。 有了這個了解,就知道「擔心」並非「關心」的進階版,而恰恰是反義詞。因為與擔心正好相反,關心是一種放下自我後才可能產生的能量,它帶著對自己、對人、對世界的信任品質。
從結果來看,擔心和關心更是天壤之別。簡單說,擔心是一種負面能量,對擔心者和被擔心者都有害無益,它帶來的是壓力和負擔;關心則是一種正面能量,對關心者和被關心者都有益無害,它帶來的是溫暖和支持。
擔心還很容易養成習慣,會上癮,甚至演變為強迫症,乃至於身為父母則擔心子女,身為老婆(老公)則擔心老公(老婆),身為主管則擔心部屬,身為國民則擔心國家,身為人則擔心世界、宇宙、乃至沒完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