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十月二十九日應公司治理學會之邀到中美晶公司作一場「如何從財務報表洞悉企業危機」的研討會,這是我第三次講這個題目,也是我五十三個題目中少數幾個有關財務管理的課程,講課對象主要是公司董事會的十位董監事,中美晶董事長盧明光是我認識上市櫃公司少數董事長對財務數字很有概念的一位公司負責人。政府主管機關的規定所有上市上櫃公司董監事,每年需要進修三個小時,而透過中華公司治理學會安排上課,公司治理學會可以提供公司治理3小時的學分證明,以符合政府規定。 The speech content is listed below to share with you as well.



「活得精采,劉偉澍的學習網站http://tw.myblog.yahoo.com/dwsliu


建議「訂閱部落格」以便自動通知新文章。


 


如何從財務報表洞悉企業危機


時間:2009年 十月二十九日星期四 ,3:30 p.m.- 6:30 p.m.


地點: 中美晶 新竹科學園區


課程:「如何從財務報表洞悉企業危機」研討會


 


我們看到遠東航空結束營業,丹比食品破產了,亞力山大爆發財務危機、無預警歇業,‥‥等等不勝枚舉。企業因財務危機而導致經營陷入困境甚至宣告破產的例子屢見不鮮,投資人、債權人、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失,求助無門。如果我們懂得財經、如果我們懂得產業狀況、如果我們懂得財務報表,是不是就可以洞悉企業危機,減少損失呢?


 


一、       企業危機屢見不鮮


由公司的消失談起


- 英國霸菱銀行 (Barling Bank) 的金融弊案(1995)


- 美國恩隆公司 (Enron Corp) 的公司弊案(2001)


- 台灣博達科技的公司弊案 (2004)


- 美國美林公司 (Merrill Lynch) 讓售(2008)


- 美國雷曼公司 (Lehman Brothers) 破產保護 (2008)


 


Recent cases sharing


Case 1. 壽險首家 國華人壽遭政府接管2009-08-05


Case 2. 高鐵營運不過兩年,已經大虧675億元,不但虧掉近三分之二資本額,其負債更高達3,954億元。而且,普通股每股虧損竟然是4.58元,每股淨值更僅餘2.81元。


 


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環境中,現代企業面臨著許多風險,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各種條件充滿著變數,又由於企業本身總是不可避免地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和各種各樣的隱患,以及人們還不能夠完全把握包括市場經濟環境在內的企業外部條件的變化,因此企業財務危機時有發生,並且財務危機是無法絕對避免的。例如,由於經濟環境的變化、市場供求關係的不確定都可能導致企業籌資、投資帶來不確定的因素;又如匯率的波動,也可能導致企業外匯收入的貶值,造成企業收入的不確定性。企業片面的追求贏利性強的產品,忽視市場需求。在銷售的時候還一味地追求擴大市場,造成購貨方拖欠貨款現象時有發生。企業負債率一直居高不下,這些都可能是企業潛在的財務風險。


 


一個企業如果處於產銷脫節、銷售額和銷售利潤明顯下降,應收賬款大幅增長,產品庫存迅速上升,經營性現金流量不足以抵償其現有到期債務的狀況,或者企業現有負債總額超過企業資產的公允價值,淨資產出現負數,則企業面臨財務危機。財務危機發生的原因包括:員工品德操守、市場調查錯誤、企業發展策略錯誤及財務運作錯誤。


 


財務危機是可以預警的,破產是企業經營的一種結果,達到這一結果的過程是一系列可識別的環節:from 1. 穩健經營 to 2. 不穩健經營 to 3. 財務困境 to 4. 破產。


 


財務困境分成兩類:


()虧損型財務困境


企業虧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1. 銷售收入過小,現金短缺;


2. 成本費用過大,現金短缺;


3. 銷售收入過小,成本費用過大,現金短缺。


 


()盈利型財務困境


盈利型財務困境往往始發於擴大銷售。爲了擴大銷售,於是增加存貨,增加應收款項,增加設備投資,而自有資金又不充裕,於是借款。導致了固定資產過大,負債過大。而固定資產購置後,必需要較多的相關原材料和在製品資金。這就造成存貨過大並促使產品資金上升。同時,由於借債或賒購的增加,負債進一步增大。這樣產品存貨過大,造成賒銷量過大,應收款項過大;應收款項過大又進一步導致借款的增加或應付款的無力支付,負債再次增加,這就出現了惡性循環。一旦市場變化,銷貨銳減,勢必出現現金短缺,進入週轉不靈的財務困境。


 


二、       熟悉財務報表


首先大家要有風險的觀念。一般來說,風險有兩類,一個是企業風險 Business Risk,每一個企業都有伴隨著該企業本身的風險,譬如說汽車業者有汽車業的風險,電子業有電子業的風險,房地產有房地產的風險,投資股票有股市的風險;另一個是財務風險 Financial Risk,沒有一家公司保證一定賺錢的,公司可能賺錢,也可能產生虧損,以前我們說在銀行工作是金飯碗,鐵路局是鐵飯碗。在開放民營銀行後,銀行業競爭激烈,開銀行也不一定賺錢,也會開始賠錢。投資本身就有所謂的財務風險,不能夠保證一定賺錢。


 


要充實自己的理財知識,熟悉市場的理財資訊,來增加我們理財的勝算,來降低我們投資的風險。有了投資風險的觀念後,接著看看個人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risk taker,你能夠承擔多大的投資風險?把錢存在銀行是最保險的,但利息很低。目前銀行存款利率一年只有2.5%,股票市場一天上下漲跌幅度是7%,這又告訴我們投資學的另一個原則:


風險越小,投資報酬率越低,


風險越大,投資報酬率越高。


每一個人財務情況不同,要根據自己的錢 (資本),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設定合理的投資報酬率 Return on Investment


 


首先要熟悉財務報表,主要的財務報表有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與現金流量表。


資產負債表


係將企業某一特定日(通常為年底)之資產、負債及股東權益帳戶彙總,以顯示企業於當日財務狀況之報表。


 


損益表


係將企業某一段期間(通常為一年)之所有收益及費用彙總,以顯非該段期間經營成果之報表。


 


現金流量表


為一瞭解現金數額變化的財務報表,包括營運活動、投資活動及融資活動產生現金流量的變動以分析非現金科目餘額的增減來瞭解現金數額變化。


 


三、       財務報表分析


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監控的範圍主要包括企業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資產運營能力、現金流量情況、資本結構以及成長能力等方面。不同類型的企業對財務狀況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對於投資類企業,重點應關注資產保值增值能力和盈利能力,可主要選擇總資產報酬率、資本收益類、資產保值增率等指標;對於貿易類企業應重點關注企業的營運能力,或選擇應收賬款周轉率等指標;對於生產類企業,重點應關注企業的償債能力和企業的現金流,可主要選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存貨周轉率等指標。


 


財務報表分析


財務報表分析係針對某一特定目的,予以搜集相關的各項資訊,經適當研究以顯示各項資訊間之相關性,最後再解釋其結果。


一、 評估一個企業過去經營的績效


二、 衡量一個企業目前的財務狀況


三、 預測一個企業未來發展的趨勢


 


財務分析的主要功能


1. 在有系統的財務報表分析中,將錯綜複雜的資料化繁為簡,以增進財務報表對管理者之效用,發揮管理之功能。


2. 管理者在檢驗與評核各項比率或趨勢變動時,可發現其引起變動的原因,以對症下藥,解決問題。


3. 財務報表分析係在於經由資訊分析的過程中,推論其相互間之關係,以尋求具有意義的相關性。財務報表分析即在於提供企業外界人士為達成合理決策時所使用之工具。


 


常用財務比率分析公式


1. 獲利能力的比率


2. 經營能力的比率


3. 償債能力的比率


4. 財務結構比率


 


一個企業能夠遠離財務危機,必須具備良好的盈利能力,企業對外籌資能力和清償債務能力才能越強。衡量償債能力的指標有流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如果流動比率過高,會使流動資金喪失再投資機會,一般生產性企業最佳為2左右,資產負債率一般為40~60%,在投資報酬率大於借款利率時,借款越多,利息越多,同時財務風險越大。


舉債經營的財務風險,從根本上講,企業發生風險是由於舉債導致的,一個全部用自有資本從事經營的企業只有經營風險而沒有財務風險。因此,要權衡舉債經營的財務風險來確定債務比率,應將負債經營資產收益率與債務資本成本率進行對比,只有前者大於後者,才能保證本息到期歸還,實現財務桿杆收益;同時還要考慮債務清償能力,即企業擁有現金多少或其資產變現能力強弱。


 


四、       企業風險之徴兆與因應之道


風險企業之徵兆


一、 管理的風險 (人謀不臧)


二、 業務的風險


三、 財務的風險


 


參酌證期局、中小企業處及銀行授信部門所提供企業診斷的病因及關鍵指標,彙整出「十大病因與關鍵指標」。


 


1:產業變化快速,企業應變不及


當產業進入衰退期,企業未能轉型成功的原因,多是因為投資與本業沒關係的產業,由於不熟悉產業特性與經營方式,營收成長不如預期,加上向銀行融資貸款,負債資金龐大,最後被債務壓垮。 一般銀行在診斷企業健康狀況時,首要評量要項就是產業優劣勢,尤其重視產業的應變能力。


關鍵指標1:掌握產業、產品生命週期


產業生命週期就像季節「春夏秋冬」循環一樣,當產業進入成熟期,就要思考下一階段的獲利模式是什麼?要如何轉型?或尋找新的利基市場?以創造另一波S成長曲線。


 


2:不確定核心競爭力,甚至衰退


企業就像大樹一樣,主幹、支幹是各部門,果實是產品,根部就是核心競爭力。但企業往往只專注追求快速的營業成長,而忽略核心競爭力的維護與加強。


關鍵指標2:本業長期投資佔總資產比


企業若同時經營本業及非本業,為了將資源聚焦於本業上,應該逐年降低非本業的長期投資佔總資產比率,並逐年提高本業長期投資佔總資產比率。


此外,企業要維持核心競爭力,必須長期觀察三大指標:代表成長力的營收成長、控制力的成本費用合理化、貫徹力的營運活動現金流量成長。


 


3:產品在創新、品質上失去競爭力


產品失去市場競爭力,一方面因為產品的開發設計不符合顧客需求,據統計,約有60%新產品無法通過市場考驗,不斷地開發新產品,並降低失敗風險是創新的必要過程;另一方面是上市的速度太慢,市場早已經被先行者佔據。


關鍵指標3:研發創新佔總營收比率


新產品要取得市場優勢,必須成為創新領導者或迅速跟進者,充分掌握全球的技術專利地圖,以及競爭者的佈局,才能在市場上保持領先或快速應變的能力,也能降低技術被取代的風險。


當企業重視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通常會隨著營收成長,提高研發費用的比率,而一旦逐年提高研發創新佔總營收比率,表示已產生正循環的創新力。


 


4:從開發、生產製造、通路到客戶,內部流程控制不良


中小企業內部流程的管理問題,通常因為製造技術、設備過於老舊,員工訓練不足,以至於造成生產效率每況愈下;而上市公司通常因為未能精簡製造流程,別人生產只要一個月,自己卻要兩個月,不僅效益比別人低,成本也比別人高,長久下來高成本吃掉獲利,客戶也陸續抽單。


關鍵指標4:產品的成本、品質與交貨


企業要讓內部流程更有效率,一方面從研發、生產到顧客手中,要精簡供應鏈流程,準時交貨,一方面透過改善製程來降低成本、提升產品品質。


 


5:大客戶臨時抽單


重要客戶過度集中又臨時抽單,會直接衝擊到營利來源。此刻,不僅要檢討自己的市場競爭力,也要檢討顧客關係,為何顧客會流失?競爭者可以搶走客戶?


關鍵指標5:顧客滿意度


對台灣製造業來說,維護與關鍵客戶的關係成為首要之務,對於這類客戶的維護,除了儘量符合對方的要求外,還要進一步提供超乎要求的服務,以科技產業來說,甚至調派特別訓練的業務人員服務Key account,為顧客量身打造新產品配套製造方案。


 


6:人才缺乏競爭力


企業因為擔心人才流動,所以不願意投資在人才競爭力的培養上,而實際上,這是惡性循環,不願意投資培養人才,結果流失得更快。


關鍵指標6:投資教育訓練費用佔營收比


投資教育訓練費用和投資研發費用性質很相近,一個是希望提高人的競爭力,一個是產品競爭力,兩者都需要正向循環,也就是投資佔比愈高,表示所產生的效益愈高,當一家公司每年逐漸提升這方面的預算,也表示人才的能力不斷地提升,能夠為公司創造更高的營收成長。


 


7:人才嚴重流失,且招募困難


人才流動普遍存在於企業中,人才不再忠於一家企業,而企業也不再強調終身雇用,組織和人的關係已經徹底改變。


客觀因素造成普遍現象,如果企業主觀上不對人才流動率加以因應與管理,很可能造成嚴重的人才流失,甚至關鍵人才跑到競爭方,變成自己的強敵,即使原先是市場領先者,也因關鍵人才流失而喪失優勢。


關鍵指標7:員工滿意度


企業首要之務是建立關鍵人才的招募及留才計畫,此外,也要有一套績效與激勵制度,有效地結合人才與組織的力量。


ING安泰投信希望成為員工第一選擇的公司,因此每年會進行員工滿意度調查,讓員工了解公司的理念、策略,並提出對管理方式、制度上的建議與看法,甚至對自己工作上的期望等。


 


8:財務不健全,資金周轉不靈


現金流量管理包括帳款的應收應付、庫存的消化、現金的安全存量等,當企業具有一定規模的時候,現金流量槓桿與週期操作就非常重要。例如亞力山大因為沒有做好現金流量管理,將現金收入大部份轉投資中國事業,然後虛增營收,製造很多應收帳款,而積欠廠商的債款卻還不出來,企業一夕之間崩解。


關鍵指標8:現金流量


現金流量表可以真實地反映企業當下持有多少現金,有利於靈活支配。現金流量包括營業活動所產生的收入、投資活動所產生的收入,由銀行融資、現金增資所產生的資金,每個月檢視現金流量表,可以確定營運資金有沒有問題,讓企業穩健經營,不會出現付不出債款或利息的情況。


 


9:重大決策錯誤


證期局歸納造成公司下市的原因,通常是經營層有重大錯誤決策,接著管理者為了維護投資人信心,開始有舞弊行為,隱匿財務實情。1998年東隆五金爆發掏空案,就是明顯的例子,經營者錯誤的投資決策,造成財務由原來的營收成長,瞬間虧損新台幣八十幾億元,成為台灣第一家上市公司重整的案例。


關鍵指標9:長期投資佔淨值比


長期投資通常回收期都長達三年到五年,兩年達到損益兩平,在這段期間,要能保持自有資本的安全指標,所以長投不能佔淨值比太高,但也不能舉債過多,據企業診斷專家建議,長期投資佔淨值比合理範圍是在30%至50%之間,例如有一億元淨利,拿來投資的錢要在5,000萬元以下,超過70%以上,相對風險就比較高。


 


10:替人背書保證


中小企業常發生在有業務往來廠商或營建業的工程互保上,而上市公司則發生在總公司替海外子公司作保,如太平洋電線電纜公司替海外子公司作保,向銀行大舉借貸二億多美金,海外子公司發生問題,太電必須一肩承擔。


關鍵指標10:背書保證總額佔淨值比


企業通常因為營運不好,向銀行貸款時才需要他人作保,所以企業替人作保時,為了降低風險,專家建議背書保證總額佔淨值比,最好在20%至40%之間;而總公司幫子公司作保,最好注意轉投資股份佔股本的比率,最好不要超過50%;若替供應商或合作夥伴作保,也以10%最適宜,這樣即使發生問題,也不至於拖垮公司。


 


財務危機的原因有


 一、管理混亂。


 二、財務決策失誤。


 三、財務管理人員風險意識薄弱。


 四、內控機制缺失或有制度不執行。


 


因此,首先應提高財務風險意識,降低主觀人為的財務風險。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將風險防範貫穿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始終,嚴肅財經紀律,提高會計資訊品質,保證會計資訊的真實性,降低財務決策風險。


其次應以財務為核心,形成採購、生產、銷售、財務、市場預測等各環節之間統籌協調的經營鏈條,哪個環節出現問題,及時反映到財務上來,發揮財務的風險預警作用。


第三應合理確定資本結構,控制債務規模。負債經營固然可以使企業迅速籌集資金,增強經濟實力,提高權益資本收益水準,但同時也給企業帶來更大的風險和破產的危機。因此,企業舉債規模一定要限制在可控範圍之內。


第四應未雨綢繆,可考慮建立類似財務風險基金的應對機制,以備不時之需。


 


要從橫向和縱向把握好幾個控制的關鍵點。橫向要針對企業經營和財務管理中的風險,即主要把握好投資、籌資、應收賬款、內部擔保抵押、關聯交易等日常經營管理行為中可能存在的風險。縱向針對財務管理中的資訊反映、預測、決策和控制整個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這樣才能對企業的財務風險進行全面的監測和控制。


 


主講人


劉偉澍,朋友都叫他 David ,商業智庫首席顧問,中美晶監察人,前福特六和汽車公司財務長,Mazda汽車副總經理,同時任教于國立臺北大學商學院,教授企業管理、國際貿易等課程,並常受邀在工商企業界作專題演講。曾榮獲中華民國十大傑出經理人,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管理獎章。著有1.「臺灣汽車工業發展文集」,2. Trave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w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